卵巢癌经验分享
2019年底~2020年初,我妈隔一阵子就会肚子不舒服一次,有时候还会发烧,她自己形容是“感觉肚子里有气”,以为是吃了不消化的东西,肠胃不好,发病时候在马桶上坐很久,但是过几天会好,这个发病间隔也是越来越短。大家应该记得,那个春节新冠疫情爆发,我妈就说晚点再去医院看,发烧估计和更年期和感冒有关。还有一个很不幸的插曲,就是我妈前几年一直高血压服药,那阵子偶尔手有点麻、头晕,不放心还先去医院检查了头部CT,结果查出来轻微脑梗,所以分散了注意,这几个月耽误了非常后悔。这里我想分享的是,1.更年期真的很可怕,一定要注意观察,身体如有不适记得检查妇科;2.不管如何,莫名发烧几次一定要去医院检查;3.从有症状到确诊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。
2020年4月,因为我妈她们单位2019年没有组织体检(2019年以前是每年一次,后来还两年一次,所以这也是不巧),她自己想想刚刚绝经一年的样子,就主动跑去县医院做了个B超。不幸就是从这里拉开序幕的。检查B超的医生一看,说“哎呀,你的子宫都泡在水里了,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?”我妈就说了肠胃不好,医生说“那你抓紧去市医院,你肚子里有腹水,我建议你住院住下来慢慢检查”。当晚爸爸给我打了电话,我一听心就沉了。谁都知道,腹水不是一个好东西。
第二天我就请了假,一早赶到市医院,和他们在门诊门口汇合了,我妈还说,“就是做个检查,你跑回来干嘛(我在外地工作)”。在今天回看,我们一家的幸福时光就在那个早晨的医院门诊门口,结束了。
因为疫情,我们还是找了熟人推荐的消化内科医生,我记得当时直接是去住院部找他的,医生到病区门口看了看我妈,就问了大概2-3个问题,大概了解症状。我现在只记得有一个是问她最近有没有体重减轻,我妈说是的,我当时心里就开始很害怕。后来就办了住院,这个医生判断还是很准的,他没有先开消化道的检查,反而开了阴超和腹部CT。
我还记得很清楚,这是我第一次陪我妈做增强CT,我妈人生第一次做,也是我第一次了解CT分平扫和增强,在这后面的2年里,就成为家常便饭了。因为要工作,晚上我走的时候,CT结果还没出来,快到高铁站时候接到爸爸电话,说我也这么大了,他就把所有情况直接告诉我了,我妈卵巢长了东西。嗯,在这以前,我是一个谈癌色变以及拒绝看任何癌症新闻资料的人,我也是一个如果父母感冒久了还没好都会紧张不行的人,但是命运啊就是这么安排的。
我还是回了工作地,第二天上午请了半天假,爸爸说考虑了一晚上,还是要出去看,联系了上海的朋友,我也同时听我表姐的建议,在网上挂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的号,当时是很急的情况,我就挂了一个第二天有号的副主任。下午我去公司和领导沟通情况,交接了部分工作。我记得很清楚,在走去公司的路上,我就从崩溃调整到了接受现实,因为我知道必须快速坚强起来,后面是硬仗。
-2020年5月,因为我们住院是在4月底,这也是一个经验,就是专科医院节假日是不工作的,所以我们五一在医院住院等了5天,什么也没做,这真的是一个心理上的折磨。如果大家在能保证床位的情况下,门诊抓紧看,入院可以考虑避开这种长的节假日,家里还是相对舒服些。
五一后,我母亲就马不停蹄做了检查,包括CT、肠胃镜,还有一些基本的术前检查(因为有基础病高血压),我不知道卵巢癌现在的方案有没有改变,但我们当时医生没有让做PET-CT,我可能他们经验一般是转移到消化道系统,但现在想想是非常后悔当时不知道有这样的检查的,PET-CT相当对是对全身进行检查,简单说,就是能从影像看出哪些地方疑似有恶性肿瘤细胞,能初步判断有没有转移。肠胃镜毕竟看不了腹腔和盆腔,如果换到现在,我会强烈要求做一个。对于PET-CT,大家可以自己再去补充详细知识。
因为卵巢癌的特殊性,医生做完基础检查后,就安排了手术,我记得很清楚,是2020年5月10日。
手术子宫及附件全切,也切了一点点腹膜,还有其他一处小地方。医生说淋巴看过了,都没问题,所以没有清扫。术中的快速病理是卵巢癌一种腺癌。这时候我们全家都感觉稍微松了一口,但心里还是抱着一丝丝侥幸。希望最后大病理做出来是良性。
希望能将自己母亲在患病和治病过程中获得的经验、吸取的教训,分享给更多病友,哪怕一点点获益也都是好的
祝福
页:
[1]